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黑龙江无刺鲫鱼问世!基因改造或成未来育种新

来源:黑龙江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研究团队这些专业、准确的研究手法,申请到了国内鱼刺研究的第一个专利,以后这些研究成果还可以作为公开信息向各个研究组推广,今后能实现“无刺”的或许远不止是鲫鱼! 二者

研究团队这些专业、准确的研究手法,申请到了国内鱼刺研究的第一个专利,以后这些研究成果还可以作为公开信息向各个研究组推广,今后能实现“无刺”的或许远不止是鲫鱼!

二者的区别简单概括就是:基因编辑不会跨物种,而是直接进行基因的“内部整改”,以此培育出新性状的新品种;

不过,今后随着技术进步,转基因和基因编辑都会变得更加安全,这两种各有千秋的方法或许会相互联合,成为将来生物育种的新风向。

转基因的优势在于更加多样化,能更多方位颠覆原本生物的性状;而基因编辑是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精准性,本质不涉及其他物种,只能说是对原物种进行改良。

既然技术问题都解决了,那么就是群众们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了。前几年,转基因产物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人口诛笔伐,现在连这都还没了解透,这个新出现的“基因编辑”又是什么东西?可靠吗?

而如果人们只是把番茄中分泌酶的这个基因给剔除了,使其达成较长久的保鲜效果,这种就叫作基因编辑。

鲫鱼是亚洲最常见的淡水鱼,以肉质鲜嫩出名,用来煲汤更是一道鲜美的菜肴。但是,鲫鱼的体内有很多小细刺,许多人在品尝的时候都被卡过脖子,因此变得对鲫鱼“望而生畏”。

于是,研究人员又花两年时间对这些无肌间刺鲫鱼进行了改良,直到2021年,终于获得了第一代正常发育的可遗传群体。这些鱼个个生长良好,肉质肥美,终于可以和正常鲫鱼相差无几,有望端上我们的餐桌了。

然而,在今年1月,中国科学家研制出的无刺鲫鱼问世了,从此以后,我们不被鱼刺卡脖子将不再是梦!据悉,该研究团队来自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研究所,他们使用基因编辑育种方法,剔除了鲫鱼体内肌间刺,只留下了脊椎和大的骨骼。

当然,如果要说安全程度,自然还是改造内源基因的基因编辑更加稳定,它还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不至于像转基因技术那样可能会不慎引入多余基因,造成潜在的危害。

7年前,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就设立了鲤科鱼类的肌间刺研究课题。这里的研究员笑着表示:“很多人有被鱼刺卡喉的经历,所以我想培育出无刺鱼,这可能是将来大宗鱼类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之后,就是反复、枯燥的实验过程,先从斑马鱼的基因中找到之前筛选的上千个RNA,接着像开盲盒一样一个一个依次敲掉,并观察斑马鱼鱼刺的状况。这实验既单调又重复,一做就是7年多。

于是,团队选择了使用斑马鱼来作为实验素材。斑马鱼是一种热带淡水鱼,以生长能力强而著称,三四个月就能繁殖一代,而且就算心脏被拿掉,也只需要几周就能长出一个新的心脏,因此,斑马鱼这一被称作“鱼届小白鼠”的种类就被确定为了实验素材。

有了这次教训,研究团队又排除了一些基因,把范围缩小到了原来的70%左右。终于,在2019年“突然出现”了一个调控肌间刺发育的关键基因。

转基因通常是需要用到外源基因,也就是从跨物种的生物体内提取,并转移到受体的生物中,使其发生性状的改变。

他们需要把每一根细刺从鱼身上挑出来,剔除上面的结缔组织,放进液氮保存之后快速提取RNA。看似简单的过程,由于鱼的细刺众多,捕捉基因表达又是一项精密、复杂的技术,他们花了数年时间,才从鱼刺中提取出肌间刺相关的1600多个候选基因。

这一成果给了研究人员极大的动力,就像在浑浊的河里淌水多年,今次终于摸到了石头。同年,第一批无刺斑马鱼成功培育,几百条实验用鱼稳定无刺,而且性质非常稳定,就算经过了几代的繁衍,后代也都是无刺鱼。

提取出基因,下一步就是实验了。这时候,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又出现了难题,那就是鲫鱼的繁殖时间。自然界的鲫鱼一年只繁殖1~2次,长成成鱼更是需要1~2年时间,用来做实验效率实在太低了。

举个例子,自然的番茄中会分泌一种酶,这种酶使得番茄变软,降低保鲜期;但后来人类从其他蔬菜中引入了一段反义基因,降低了这种酶的分泌量,使得番茄的保鲜期更加长久,这种就叫做转基因;

鱼刺的学名叫作肌间骨,但和人类大同小异的骨骼不同,鱼骨的生态非常多样:有的鱼有刺、有的鱼没刺;有的鱼刺多,有的鱼刺少。之后,研究团队确认了大概的方向:要揭秘鱼刺,首先就要从生命的“密码”——基因来入手。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zonghexinwen/2022/0726/2522.html



上一篇:农业夏管正当时 黑龙江科技赋能保丰收
下一篇:黑龙江省鸡西市原副市级干部朱德义被查

黑龙江科学投稿 | 黑龙江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