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科学》栏目设置[05/29]
- · 《黑龙江科学》数据库收[05/29]
- · 《黑龙江科学》收稿方向[05/29]
- · 《黑龙江科学》投稿方式[05/29]
- · 《黑龙江科学》征稿要求[05/29]
- · 《黑龙江科学》刊物宗旨[05/29]
黑龙江黑河:筑牢防汛大堤“铜墙铁壁”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原稿 人民网,哈尔滨,6月27日(汉廷鹏)连日来,受黑龙江上游及区间降雨共同影响,黑龙江、嫩江水位快速上升。洪水水位大约为 60 年一遇。防汛形势极为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原稿
人民网,哈尔滨,6月27日(汉廷鹏)连日来,受黑龙江上游及区间降雨共同影响,黑龙江、嫩江水位快速上升。洪水水位大约为 60 年一遇。防汛形势极为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6月19日17时,黑河市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21日17时应急响应升至三级,22日8时应急响应升至二级,24日8时。应急响应升级为Ⅰ级后,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黑河市各地闻“水灾”纷纷行动,积极行动。党员干部全员奔赴防汛第一线,扎实做好巡堤查险工作。
闻“洪水”,奔赴洪水前线,迅速集结
汛情是指挥,防汛是关键责任。面对60年一遇的洪水,黑河市进入了全国性的防汛防汛攻坚战。
黑河市将黑龙江干流黑河市段划分为19个值班段。沿黑河市图书馆从黑河市段防洪段起点至二公河口全长28.215公里。 .
6月26日凌晨,黑河市25个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快速行动吹防洪。 “不行”,堤防巡逻人员穿上救生衣,携带必要的物资和设备,保护危险路段、沙基路段、通过堤防的建筑物、水塘坑、洼地、水井和附近建筑物。堤脚或远离堤防。对风险高发区内外进行24小时巡查,确保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有专人监控。一旦发现险情,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果断采取措施,尽快消除隐患,确保汛期安全。
抗击洪水,抓紧时间!在黑河市西兴路与望宿街交叉口附近的黑龙江公园,安装了1.2米高、1400米长的移动式防洪墙,仅用了7人,数小时内就完成了施工,构建了安全为黑河市主城区屏障。
中铁十六局索道项目经理王林明介绍,接到任务通知后,30余人立即赶赴施工现场,并与其他施工队密切配合,推进施工进度。施工迅速,下午1点开始,晚上8点完成。据了解,黑河市在建设黑龙江公园时,预留了一条移动式防洪墙沟,供防洪时使用。
以“荀”为命令,听到“荀”就行动。在黑河市爱辉区,由1000余名应急救援人员组成的防汛重点突击队,对全区管道危害和泄漏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孙武县森林消防大队、林业消防大队、人事部后备队动员精锐力量守卫防汛第一线,日夜奋战大堤、铲沙、装袋、承载、消险加固大坝,加固安全线;在寻克县,各部门、各镇全力以赴形成防汛工作。联手抗洪,坚持前行,加大巡查力度……
越是危险,越要防范化解灾害风险。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力抢险救灾
面对洪涝灾害,黑河市坚持“转身、躲避、离去”。没有人落后”。
6月23日,黑龙江干流水位迅速上涨,爱会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连夜撤离章地营子镇白石拉子村全村人员。当天23时许,爱辉区负责同志带领24人5次进家,开展拉网工作。
爱会区按照“先保民、后保村、后保财”的原则,逐村制定转移方案,明确责任人为转移和转移路线,采取“亲友集中安置”方式,全力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截至24日16:00,爱会区应急管理局、公安等部门已协助转移上马场镇、张地营子镇10个村1181户2612人,及时安置家庭财产和物品对于被转移的村民。
为保障黑河市低洼地区居民人身安全,黑龙江干流第五洪峰工程临时安置黑河市爱辉区委党校、黑河市第五中学、黑河市爱辉区职业技术学校为临时集中安置点,临时集中安置点的准备工作迅速完成。
据了解,这三个临时集中安置点不仅为受影响人提供了充足的应急物资,而且每个安置点还配备了医疗卫生防疫人员,确保受影响人得到食物。食物、衣服、临时住所、干净的水和医疗服务都有保障。目前,全区因水灾紧急转移的人员均已妥善安置,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堤防”
面对汛期“大考”,科学调度、畅通渠道、精准指挥,是防汛救灾的关键,是强大有效的关键。
6月25日,黑河市委边防办向边防一线党政军警民发出倡议。各部门依托“边防指挥调度平台”,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响应机制确保实时掌握第一手洪水情况信息,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将边防前线30多个值班点全部调整部署到防汛前线。防洪,以帮助防止洪水。边防办还提出,各边防县(区)和边防管理部门实施防汛防汛联合办公。边防办人员驻防防汛指挥部,配合通信系统使用培训和实时调度;开展边防巡逻 在边防巡逻过程中,增加水情监测功能,及时报告异常情况;黑河边防管理支队、黑河边防检查站等部门密切配合防汛抗洪工作,共筑防汛“安全堤防”打赢攻坚战。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zonghexinwen/2021/0708/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