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塔贲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的直系先祖

来源:黑龙江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境内。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富裕牧场也有少量居住。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在清代常以“厄鲁特人”

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境内。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分局富裕牧场也有少量居住。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在清代常以“厄鲁特人”自称。民国时自称“柯尔克孜蒙古”。1952 年4 月,经黑龙江省政府组织的民族调查组实地调查、研究后被认定为吉尔吉斯人。1960 年改称柯尔克孜族。

关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来源问题的探讨,学术界长期以来主要依据的是民族学的社会调查资料。2001 年吴元丰先生《柯尔克孜族东迁黑龙江地区考实》一文发表后,使黑龙江柯尔克孜族来源问题的研究建立在了档案文献的基础之上。吴先生依据《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和《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提出清代共有两批吉尔吉斯人东迁黑龙江[7]。雍正十一年,原隶属于厄鲁特郡王色布腾旺布的276 名吉尔吉斯人,因不服从厄鲁特宗主部命其与宗主部一同东迁,被清廷从特斯河流域东迁黑龙江,分散编入齐齐哈尔、墨尔根、黑龙江(瑷珲)三城驻防八旗。乾隆二十二年,清廷将安置在科布多附近的吉尔吉斯人与绰罗斯、明噶特、特楞古特、乌尔罕济兰、鄂尔楚巴克等部落共636 口一同东迁黑龙江,发给呼伦贝尔、布特哈两地索伦、达斡尔披甲官兵为奴。该文发表后,一部分学者力主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是第一批东迁黑龙江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即“雍正十一年说”;另一部分学者则力主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是第二批东迁黑龙江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即“乾隆二十二年说”。两部分学者未取得一致观点,也都承认不管是雍正十一年说,还是乾隆二十二年说,“都有许多无法解释的问题,两种观点都不是无懈可击的,都有纰漏”[8]32。

一、“雍正十一年说”与“乾隆二十二年说”存在的问题

(一)“雍正十一年说”存在的问题

“雍正十一年说”认为现今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是清雍正十一年东迁黑龙江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在清代被编入黑龙江驻防八旗,身份是旗人。齐齐哈尔八旗比丁册中也明确记载道光二十三年时,吉尔吉斯男丁数为10 人[9],但这个数据与历史上同期齐齐哈尔地区柯尔克孜族男丁的人数严重不符。《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记载同治三年时,齐齐哈尔境内塔贲雅柱[10]14、塔贲郭尔极格尔[10]14、塔贲逊扎堡[10]14、班的[10]19、察哈赖[10]20等五个柯尔克孜族村屯的户口数额总计为62 户。如果以每户2 丁计算,则同治三年齐齐哈尔境内柯尔克孜族男丁人数大概在120 人左右。道光同治年间黑龙江柯尔克孜男丁人数,除齐齐哈尔八旗比丁册中记载的吉尔吉斯10 人外,还应该另有来源。

(二)“乾隆二十二年说”存在的问题

“乾隆二十二年说”认为现今的黑龙江省的柯尔克孜族,是清乾隆二十二年东迁黑龙江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他们在清代被发配给呼伦贝尔、布特哈两地索伦、达斡尔披甲官兵为奴,身份是奴才。但是关于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的多次社会历史调查报告均记载,直到民国年间黑龙江柯尔克孜人都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先祖在清代加入过八旗及所隶属的旗分,更记得为镇压太平天国而从征负伤的自己先祖的名字[3]131。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现今的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既不是雍正十一年东迁黑龙江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也不是乾隆二十二年东迁黑龙江的吉尔吉斯人的后裔。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实际上是清代黑龙江历史上的一个部族——塔贲的后裔。

二、塔贲东迁黑龙江的原因及经过

塔 贲, 有 时 又 被 译 作“ 塔 畚”[11]603、“ 他贲”[12]279、“塔奔”[13]2036、“塔崩”[14]、“塔本”[15]、“达本”[5]141,是蒙古语数字“五”的意思。塔贲是清代黑龙江驻防八旗中的一个重要部族,但它却不是黑龙江的土著部族,是清康熙年间才迁入黑龙江的。

塔贲起初居住于黄郭罗依①。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帝命和托辉特辅国公博贝统率其所属兵丁一千五百及喀尔喀三扎萨克的兵丁征讨唐努乌梁海。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于清兵到来之前,将克木克木齐克②、黄郭罗依地方的塔贲、特楞古特、乌梁海等部族迁至阿尔泰山一带。康熙五十九年,征西将军祁里德率大军征剿准噶尔,在阿尔泰山南麓铿格尔河一带,俘获厄鲁特宰桑色布腾及其统辖的厄鲁特、塔贲、克尔萨喀勒、特楞古特、乌梁海等部共计两千余人。特楞古特部因“不可信”,被从军前直接迁往黑龙江齐齐哈尔城。康熙六十年,清廷将剩余的厄鲁特、塔贲、克尔萨喀勒、乌梁海等部共计2531 口迁往巴颜珠尔克地方居住。康熙六十一年,清廷将色布腾本人及其管辖的厄鲁特人从巴颜珠尔克迁往察哈尔镶黄旗下编设佐领;将乌梁海人迁往喀尔喀和托辉特辅国公博贝所辖乌梁海头目和罗耳迈处;将塔奔、克尔萨喀勒两部共计637 人迁往齐齐哈尔城。黑龙江将军陈泰将塔贲、克尔萨喀勒与康熙五十九年迁至齐齐哈尔城的特楞古特全部迁往布特哈地区编设佐领,总计编为6 个佐领。克尔萨喀勒、塔贲、特楞古特三部因来自乌梁海地区,所以在清代档案文献中有时又将它们称作“旧乌梁海”。雍正七年,乌梁海人因当地野兽稀少、生计困乏被清廷东迁至黑龙江布特哈地区安置,编为2 个佐领,称“新乌梁海”。

文章来源:《黑龙江科学》 网址: http://www.hljkxzz.cn/qikandaodu/2021/0312/1092.html



上一篇:强化黑龙江省艰苦边远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对策研
下一篇:三工联合助力孤儿成长社会工作介入孤儿集中养

黑龙江科学投稿 | 黑龙江科学编辑部| 黑龙江科学版面费 | 黑龙江科学论文发表 | 黑龙江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黑龙江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